2022年4月成都自考00657《新闻心理学》真题

2022-11-30 16:34来源:成都自考网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心理学

(课程代码:0065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收视率是体现电视台新闻宣传效果的直要指标,这种现象从方法论上体现了新闻心理学的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扬弃的原则

2.7我国对新闻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3.根据新闻工作者或采访对象的档案、新闻作品、日记、传记等文字或录音(录像)材料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

A.现场观察法

B.访问调查法

C.档案分析法

D.心理测验法

4.现代心理学中,重点揭示媒介环境对于受众社会化影响的理论模式是

A.精神分析心理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信息加工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5.20世纪60年代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班杜拉

C.纽厄尔

D.西蒙

6.全在四大心理系统构成的心理素质模型中,属于心态系统的因素是

A.敬业

B.自尊心

C.创造

D.抗挫折

7.智力作为 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其核心是

A.形象思维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预测力

8.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交往的过程中,记者因为最后的印象否定了以前对采访对象的看法,这种现象体现了交往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扫帚星效应

9.好的新闻作品往往能从原有的事实中巧妙地分离出某个新的特点来,这体现了新闻敏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具有

A.选择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创造性

10.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被称为

A,知觉定势

B.社会定势

C.刻板印象

D.第一印象

117作为行动或行为的现实推动力量,写作意图体现了记者的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

12.一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闻报道,体现了记者的

A.创造性思维

B.常规思维

C.形象思维

D.理性思维

13.新闻编辑的“胆”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以及镇定果敢的坚毅精神和谋略,这两方面都属于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

D.心理能量

14.因职业需要,新闻编辑要尽可能适应的心理向性是

A.外向型

B.内向型

C.中间型

D.混合型

15.节目主持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思维和语言的

A.流畅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D.思辨性

16.美国传播学者卡特赖特认为,传播要影响人们,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进入他们的

A.心理

B.认知

C.情感

D.感官

17.报刊印刷符号刺激读者的视觉器官,进入神经通路的顺序是

A.眼睛(主要是视网膜)大脑的视觉通路——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

B.眼睛(主要是视网膜)——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大脑的视觉通路

C.大脑的视觉通路眼睛 (主要是视网膜)——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

D.大脑枕叶皮层的视觉区——大脑的视觉通路——眼睛 (主要是视网膜)

18.从动机上说,受众使用媒介的最重要原因是为了接受新闻信息的

A.传播机构

B.传播主体

C.传播内容

D.传播渠道

 19. 传播者并未在宣传内容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受众通过分析后才能体会其中传播者的观点和宣传意图,这种说服方式被称为

A.单方面论证

B.双方面论证

C.结论的引出

.D.结论的得出

20.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往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这种心理防卫机制被称为

A.合理宣泄

B.精神升华

C.转移话题

D.知足常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构成人的心理现象中的智力因素包括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言语

E.性格

22.影响记者写作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有

A.新闻素材

B.环境

C.采访对象

D.受众

E.新闻媒介

23.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把声音符号送入千家万户,包括

A.文字

B.语言

C.图像

D.音响

E、音乐

24.罗森伯格和霍夫兰较早提出态度的组成包括

A.认知

B.情绪情感

C.信念

D.自尊

E.行为意向

25.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樊富珉教授将人的心理健康等级分为

A.良好心理健康者

B.一般常态心理者

C.轻度失调心理者

D.严重失调心理者

E.严重病态心理者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心理测验法

27.注意

28.常规思维

29.个性

30.睡眠者效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内涵。

32.移情在角色互换中有何作用?

33.如何理解“动机是一种内驱力”?

34.新闻编辑为何倾向于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

35.简述报刊媒体的优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试述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其对智力活动产生的作用。

37.论述不同传播情境对传播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8。材料:

白岩松是央视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他才思敏捷,口齿伶俐,逻辑思维连贯,再加上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的主持人话语非常新颖独到,常通过故事般的开场,将观众带领到节目中来。比如他说:“我曾拥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但是我爸没有珍惜。“很多人说我和夫人很恩爱,那是,人家买的是原始股。“我们生下来是为幸福而来的,别走岔了路。”

白岩松提的问题都很专业、很路实、很落地,没有那些虚的,都是大家切切实实所关心的。白岩松的提问就像白居易写诗一样,他是让“老妪能懂”,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得懂的。

有一期节目是介绍“农民工返城”的问题,白岩松当时问问题的角度就都是“农民工兄弟”的口气和语言,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让大家听懂,而且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被关怀的温暖。当时受访嘉宾说了一句比较专业、比较笼统的话,白岩松就提醒嘉宾要“说细节”。这样一引导,大家就全听得懂了。

某次白岩松主持的晚会现场突然停电,只听他当即不紧不慢讲起故事,说是某大学一位名教授爱在黑暗中讲演,觉得这样更有意境,现在正好可让大家体验一下这种意境。然后白岩松就演讲起自己的创业趣事,得到现场观众掌声。就这样,白岩松巧妙化解了停电尴尬。

要求:

试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主持人移情和应变能力的内涵,进而分析创造性思维对主持人应变能力的作用。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798869840#qq.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

版权申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成都自考网(www.cdzkw.com.cn)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QQ:798869840,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